第154章  炉边夜谈(上)

因为这突然的小插曲,狩猎收获并不多,好在回程时遇到另一位猎户,从对方手里买走一头红鹿和几只野兔,才算能回庄园好好吃一顿。
回程路上,温克接管了冯·博克的绝命摩托,陈澄则以安抚受到惊吓的露伊莎为由,赖在车上一直坐到庄园里,一下车就立刻钻进厨房,用“准备大餐”的借口避开大家对她投来的八卦目光和探究眼神。
“我已经可以想到他们会脑补出来什么了。”她一边切菜一边忍不住脚趾扣地。
“什么?”
“不被承认的私生子如今身居高位,迫不及待地要报复寡情的父亲和冷血的家族,结果报复失败,还狭路相逢了。”
“好场景,可以考虑加进DLC里面。”
“……有这一出我就不想再玩DLC了,我的妈耶,太尴尬了。”
“但是DLC里有很多新剧情喔,真的不打算试试吗?”系统的语气听起来兴致勃勃:“你喜欢骨科吗?兄弟盖饭呢?其实鬼父也不是不行吧?”
“细说骨科……啊不是,咱能来点纯爱故事吗?!”
“可以纯爱啊。比如说,在为大龄单身军官解决个人问题而举办的舞会上与理想型少女一见钟情。”
“这个剧情会让我想到曼曼,不过那是狩猎活动,曼曼猎到了他心仪的姑娘。”想到自己看过的影像资料,陈澄忍不住捂住胸口:“糖尿病要犯了。”
“其实这样的故事还挺多的,舞会那场也是真实存在的。”
“是哪对CP?他们最后是HE还是BE?”
“那张角色卡你现在还没解锁,等你解锁了自己看结局吧。”系统顿了顿,换回知性女声:“你真不打算攻略冯·博克?根据我的计算,他是目前所有已解锁角色中最符合你理想型画像的角色。”
“……”陈澄一秒变脸:“你闭嘴吧,这可不是人说的话。”
系统倔强地弹开光幕,把冯·博克年轻时的照片投到陈澄面前,试图再为这位种子选手拉拉票。
陈澄手动关掉光幕,专心切菜做饭。她做饭的水平其实很一般,但那是在国人标准下的一般,对付只知道土豆沙拉香肠猪肘和啤酒的德佬们来说绰绰有余了。为了照顾女眷和小朋友,她还炖了传统的红枣桂圆人参鸡汤,红枣干、桂圆干和人参都是从中国进口的,算是跟国内签贸易协议的附加福利。
直到夜宵烧烤的休闲时间,她才找到机会完成这次聚会的任务。
“现在防卫军要扩军,有4万人的编制留给空军,您不打算试试吗?”
凯塞林手里翻动着烤鹿肉,神情犹豫:“我倒是听说了,但是去空军肯定要学开飞机吧?我已经45岁了,且不说能不能学会,就算学会了,也需要花大量时间精力去重新摸索相关战术,可能没几年就得退役。”
“但留在陆军里很难晋升,您毕竟不是‘von’。”陈澄瞥了眼不远处的冯·博克:“去空军,您这样的人才才有更大的晋升空间。”
“从头开始重建空军,需要的资源几乎是海量的,我们真的能投入这么多吗?还有陆军、海军跟我们竞争,国防部真的会把那么多资源给空军吗?”
凯塞林难得没有笑,跟陈澄讲起他以前的经历:“我从1922年调入国防部之后,有相当长的时间待在武器部门,工作内容从部门改组和工作流程优化,到直接验收某一兵种总监部所需武器,几乎全都要做。在已经十分成熟的陆军单一部门中完成一小块工作,就已经有如此大的工作量,我几乎可以预想到重建空军的工作量有多大。”
回想起初见凯塞林时那场演习,陈澄十分疑惑:“部门里当时只有您一个人吗?”
“不,事实上有很多人。”凯塞林给肉翻了个面:“因为战后面临裁军,国防部又是新建,一片混乱,有很多人手,也有很多事做,但什么人负责什么事是不明确的。大量本该充实基层的军人困在国防部里打‘文书战’,我发现之后,立刻向上级申请全面审查国防部内的文职工作,并进行整改。但是,您知道发生了什么吗?”
“上级没批准?”
“上级批准了,但把我任命为‘防卫军陆军节约专员和精简专员’。”
“……”陈澄没忍住笑出声,赶紧道歉。
凯塞林摆摆手,不太在意:“一名军人,不说天天上战场厮杀,甚至不说应该天天进行基本训练,至少也不能天天埋头处理各种文书吧?您是总理,您要处理的文书工作肯定比一个小小的国防部武器处要多。但您还有去各州巡视、参加活动、外出访问等机会,而那时的我们,每天早上一来,桌上就是一堆文书,下班前一看,还是一堆文书。”
“那后来是怎么处理的?”
“尽量清理文员和纯行政管理岗位,下放权力和责任、减少文书来往,一步步慢慢来。人们通常更容易接受循序渐进的变化,而不是激烈的变革。”凯塞林露出熟悉的灿烂笑容,还带点小得意:“我最后裁掉了几千个岗位,腾出大量人手去基层。”
陈澄竖起大拇指,简政放权、精打细算圣手。
“那段时间里,我最自豪的不是裁掉多少人,而是我用六年时间扭转了指挥部门和行政部门错误的工作理念。”但紧接着,他话锋一转:“但我仍然有很多遗憾,一是各兵种总监部的设计师们什么都想亲力亲为,出完设计稿直接找工厂生产,根本不考虑工业界的创新能力;二是陆军内部分专业的岗位必须由专家担任,比如武器检测员这种,但他们的薪资肯定要得多,而财政部门十分短视,根本不批准这样的高薪,导致人才流失。”
他将烤好的鹿肉递过来。
陈澄顺手接过,刷上蜂蜜稍微放冷一点,送进嘴里。
“最初,我时常为这两个问题而头痛,远甚于对大量文书工作的厌烦。直到1923年8月某天早晨,我在上班时收到三大箱枪械,才终于有所缓解。”
凯塞林又开始烤肉,神情堪称眉飞色舞:“您那些机枪把我们部门所有同事都看呆了,我们立刻带上一些冲去测试场测试。测试效果连负责机枪设计的同事都为之折服,追着我问这是哪家公司出的产品,造价是多少,还说如果超预算了会被财务处驳回,问我能不能跟对方商量一下,批量买打个折。”
所以防卫军穷成那样了也还尊重武器版权吗?陈澄顿时心虚。
他嘴上没停,手上也没停:“我告诉他,我们收到了三大箱50挺,他就连声说‘这么多样品,不打折也行’。后来我们再回到办公室,才发现其中一个大木箱子底下还有一份文件,里面是全套设计图纸,首页写着两行我们都不认识的外文。”
“……啊?”斯柯达没给她写德语上去?
“我们以为这是设计者的联系方式和报价,到处找翻译,正巧遇到当时在第三军区任职,还是中校的冯·博克少将。他告诉我们这是捷克语,上面一行的大意是‘一份免费的小礼物,来自慕尼黑’,下面一行是名字,但字迹潦草,他只能确认大概发音。”
“冯·博克少将还会捷克语?”陈澄偷偷看了眼大佬就迅速扭头,生怕打扰对方。
“按他的说法,是因为恰好有朋友推荐他看了一本捷克语小说《好兵帅克历险记》,所以他记得一些单词的意思。”凯塞林笑笑:“但他能说很流利的俄语、法语和英语,谁知道是不是私下也学过捷克语呢?”
陈澄再次竖起大拇指。
“因为不确定那个捷克语名字的德语发音,我们一度称呼您为‘慕尼黑先生’,连冯·塞克特将军也知道您,还跟我们一起讨论‘慕尼黑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直到某天您本人出现在国防部里。”凯塞林忍不住笑出声:“冯·塞克特将军跟我们打赌,您一定是一位高大威猛,但因伤退役回家的中年军官。他因此输给我们3亿马克。”
既不“高大威猛”,也没有“伤”,更不是“军官”的陈澄:……
难怪冯·塞克特要白嫖她300挺MG42机枪。
“然后呢?”
“正好有军官离职,空余一个名额,我立刻提出想聘请您担任陆军机枪检测员,马上就被驳回了。冯·塞克特将军说您有庄园和公司,养得起一个步兵师,陆军根本给不起您的薪资。”他脸上的笑容变得苦涩:“就像我担心的那样,财政部门的短视使得关键岗位上的人永远不是专业的人,这个问题在陆军内部至今没有完全解决。”
“……有没有可能,不是财政部门短视,而是真的没钱?”
陈澄自己就身兼财政部长,很清楚魏玛政府的财务状况到底有多烂,经历了黄金二十年代尚且如此,何况还没通过《道威斯计划》获得外资援助的1923年。
“连发展陆军尚且没钱,又有多少钱能投给空军呢?”凯塞林又把烤好的鹿肉递到她面前:“我虽然对空军了解不多,但也能意识到飞机比机枪大炮要贵得多,训练飞行员需要比训练机枪手和炮兵更大的投入。我们的财政能持续投入到建立起完整的空军?”
陈澄倒抽一口凉气,瞬间感觉要被说服了。
她的钱包养着装甲、养着船,还养着火箭,确实撑不住再养空军。但德国确实需要空军,如果她不尽早渗透,戈林就会下手。作为一战王牌飞行员,戈林比她更有号召力。
“我尽量攒钱……”
凯塞林笑笑,又说起刚刚说到的那句话:“人们通常更容易接受循序渐进的变化,而不是激烈的变革。”
“冯·塞克特将军虽然极力将我们培养为不过问政治的军人,但实际上大家都不可能跟政治完全脱钩。冯·施莱彻尔中将曾经系统性给总参谋部军官讲过党派经济,从完全中立和客观的角度分析当时国内所有党派,以及其可持续性。您的‘无党派联盟’虽然号称无党派,但也被拿来分析评价。他认为,联盟不具有可持续性,因为结构太脆弱。”
“怎么说?”
“武装力量和宣传手段完全依靠您个人的收入维持,主要成员也是因为信任您而加入,他们之间的联系则十分浅薄。所以整个联盟的中心是您,一旦您出现意外,联盟就会瞬间土崩瓦解。”
凯塞林单手抄起旁边的火钳拨弄了一下炭火,炉子里的木炭立刻坍塌一片。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