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黎城之行

裴尧此刻正处理那三位名人的坠楼案。一当红优伶、一位名笔、一位显赫讼师,身份特殊,稍有不慎便引轩然大波。
幸而雅阁隔壁撞见三人先后突发癔症、相互殴斗、最终撞破轩窗坠楼的经过,并无第四人痕迹。
如此手段,裴尧心下只能暗赞沈渡了得。
收到沈渡传讯,见那“邪婴双瞳”之描述,他心头猛地一凛,当即原封不动转呈给传天司司主。
司主很快回讯:“你作何想?”
裴尧沉声道:“像是…雾都山李家的手笔。可李家乃是首批响应传天司召令的玄门世家,怎会……”
司主叹道:“查探便知。此事暂勿外传,我即刻遣人前往雾都山。”
“诺。”
沈渡于修炼空间中待了四个时辰,潜心修炼,直至近午时方出。
推门欲用膳,却见江嬷嬷言嬷嬷正忙着给岑沨比量衣裳。岑沨生得俊秀,身形清瘦,兼之一头银丝,更显独特,此刻被二老摆弄着,颇有些窘迫,面泛薄红。
他穿着一件靛青短褂,衬得人愈发清俊。见沈渡出来,江嬷嬷笑呵呵道:“娘子您瞧,小岑穿这身可还精神?”
沈渡目光落在那褂子前襟四个绣字上:“海棠坞役”。
她微微一怔:“他…入了府中杂役?”
言嬷嬷笑道:“正是。今日小岑与王掌柜立契时,提及尚无营生。恰巧我见坊间告牌上有招洒扫仆役的,想起咱们海棠坞还没有呢,也缺个打理庭除的,便与小岑商量,给王掌柜荐了他去。月钱虽不多,胜在无需外出应对,除去租金,倒也够他嚼用。”
沈渡颔首,看向岑沨:“你是自愿的?”
岑沨点头:“我觉得再好不过。有份安稳活计,只需洒扫庭除,于我心境有益。”他指了指自己额角,“因这癔症,也做不得他事。”
沈渡亦觉妥当:“嗯,只要你在这海棠坞界内,便不会发作。你情愿就好。”
她转而好奇是何告牌,还有何消息。
江嬷嬷抖了抖手中纸,笑道:“就是左近街坊的木画报,上面多是些闲谈、招募人手或发发牢骚的话。喏,娘子要不要出去看看?”
沈渡点点了头,凑近看去,恰见有人正议论出游之事,并提及一个她眼熟的地名。
她心中一动。
“雾都山?”她问道。游玩一词她尚觉新鲜,约莫是去未曾见过的地界赏玩之意。
旁边有人见她眼熟,殷勤道:“雾都山啊,那是片极大的原始山林,听闻朝廷也是近几十年才略加开辟。此前甚是神秘,传说里头还住着些上古遗民,不过都是道听途说,无人亲见。娘子若想观览自然奇景,雾都山确是个好去处,山势极高峻。”
沈渡点头。
雾都山……
回去之后。
“王掌柜,我欲往雾都山处一游,该如何前往?”
王掌柜近日悠闲不少,闻言道:“沈娘子稍待,我为您筹划一番。您确定要去云游山?”
沈渡眼中漾起期待:“想去看看。”
“那您是自行前去,还是让顾山青驾马车送您?”
沈渡摇首:“我自行前去,希望沿途亦可观赏风物。”
“行。我即刻安排。何时动身?”
沈渡略一思忖:“两日后吧。”
“好。”
接下来两日,沈渡调整作息,上午修炼、研习新符,下午便去顶楼与陈守云、陈明光切磋拳脚。到了时间,沈渡带着轻便上阵,踏上了前往黎城的道路。小珠自然同行,可以在肩上,也可以在背包内,毕竟有时候不便显露灵宠。
王掌柜为她定的是上等厢房,双人雅间,宽敞舒适,最要紧是清静,极合沈渡喜静的性子。沈渡并非头一回出门。昔日自何怀县至临安,便是单人而行。然那时心神俱丧,浑噩不知滋味,与今朝怀抱游历之心截然不同。
她至驿站点卯尚早,核验过通关文书后,便悠然踱步至站内坊市。近日苦读杂书颇见成效,虽见那些琳琅货品仍不知其具体妙用,却大抵能明白是何物事。
尤其那些色彩斑斓的巧玩之物,更是瞧得她眼花缭乱,虽不解其趣,却不碍她欣赏。
忽见一绣囊上缀着个猫,毛发竟与小珠很像,沈渡眸中顿时漾起惊喜光彩。
坊市老板含笑近前,温言道:“姑娘可是看中了这绣囊?”
沈渡轻抚那小猫,雀跃道:“这猫,与我养的那只煤球颜色差不多。”
老板笑道:“那可真是缘分了。奴家看姑娘携着个荷囊,这绣囊亦可作缀饰系于其上,定是十分相配。”她接过绣囊,巧手将系带稍作改动,以一枚小巧银环扣于沈渡荷囊角上,轻轻一拨,小猫轻晃,甚是可爱。
沈渡越看越喜,既已系上,便不舍取下:“我要这个。”
老板笑意更深:“好,姑娘这边请结账。您还可再看看有无其他合心意的,一并结算便是。”沈渡从善如流,继续浏览。
老板伴其身旁,耐心介绍,毫无愠色。
沈渡略觉歉然:“有劳你了。”
老板柔声道:“此乃份内之事,姑娘不必客气。可还有想看的?奴家为您解说。”
沈渡目光又被一列精巧木雕人偶吸引。
其中一偶,身着手托罗盘,老神在在,立时让她想起陈守云。
再看旁侧,一偶红袍飒飒,手持长刀,墨发飞扬——呀,这个好似陈明光!
又见一偶,乃是一黑一白两只玉猫相互依偎,她略觉惋惜:若是貂儿与兔儿便更好了。
最后见两只白发媪偶相携而立,笑容慈蔼——这活脱脱便是江嬷嬷与言嬷嬷!
沈渡便将它们尽数要下,权作日后归去送予众人的礼物。好在人偶不大,随身带着也不占地方,总强过被旁人买去。她不知自己这般,几近将人家积年的存货都清空了。
又行至土产杂货区,沈渡好奇询问“土产”之意。
老板耐心解释:“便是本地特有的出产。咱这儿多是吃食。若客官远行日久,思乡情切,或是欲赠亲友,便会带上一些。异地虽或有售,终究不及故乡风味地道。有人初至异地,水土不服,吃些家乡之物也能缓缓肠胃。”
沈渡只觉又长见识,果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水土不服又是何解?”
侍女笑道:“便是因气候、饮食骤然更易,身子一时难以适应,或会呕泻不适,甚为难受。”
沈渡心念微动。想起幼时遭遇,食不果腹,时常腹痛难忍。自得流云笔重生后,似乎再未病过——除却那次昏睡,但那实为淬炼体魄,算不得病。
不过……万一呢?
她实不愿再尝病榻缠绵之苦,遂挑了些不易腐坏的糕饼蜜饯买下。
最终心满意足结账,竟花了三两多银子,光那几位木偶便占去大半。
老板满面春风地将她送出坊市。
沈渡捏着那缀有玉猫的荷囊,心情甚佳。依着指引去车上,坐在车厢靠窗处,凭窗可见站台上人流如织。停止时间不短,但这并不影响沈渡的兴致。
车轮滚动,四周随之安静下来。沈渡全神贯注于窗外流转的景致:先是街市楼宇,继而城郭郊野,随后便是无垠田畴与雾霭中起伏的远山,与临安倒是不一样的风景。
沈渡换车之时,微微眯眼,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开阔之感。
忽觉手背被轻触一下。
她睁眼转头,见一位身着青衫、品貌端正的驿丞正对她微笑,手中托着个小纸包。
“小娘子,”驿丞和声道,“此物赠你尝尝,这是我们黎城特产的杏脯,生津开胃。”
沈渡道谢接过。驿丞又用他那沉稳嗓音道:“黎城杏脯,酸甜适口,老少咸宜。小娘子是游学的学子吧?可带些与同窗分享,或携归孝敬长辈,皆是佳选。”
沈渡正犹豫是否要尝,见旁边一位女子已拆开相似的纸包放入口中,她便也依样而行,滋味确是不错。
驿丞笑问:“小娘子觉得可好?这边尚有其他口味,可要带些回去?”
“你看看这些,都是新晒出来的精果,有开胃生津之效。”
沈渡见他推着的多层车里果然还有数种,想着带回去与众人分食似乎不错,便点头:“好,每样要一包。”
驿丞笑容更盛:“好嘞!此处共有四种口味,诚惠一百文。”沈渡自荷包中取出一小块碎银递过。驿丞将四包杏脯交予她。
旁边那女子瞥见那递过去的满满当当之物,眼睛微微睁大,似是看到了甚稀罕事,但终究事不关己,并未多言。
自临安至黎城,也不要多长时间。可对于沉醉风光的沈渡而言,时光飞逝。将至终点前,她起身至过道,取下自己的包裹,打开欲将杏脯放入。
那旁边名唤唐疏影的女子正端坐饮水,目光不经意扫过沈渡身后——赫然看见几个硕大“本地土产”字样的油纸包,以及那几个早在三年前便见于驿站坊市的旧款木偶,险些一口水喷将出来!
她强自忍住,呛得连捶胸口,赶忙也低头收拾自家行囊。
沈渡听得身旁动静,抬头见唐疏影也在收拾,便复又低头裹好包袱。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