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张神仙

京城街道宽阔,人烟稠密,车马如龙,行人如织。两旁店铺林立,幌子高悬,各色买卖热闹非凡。
那卖吃食的铺子前,蒸笼里热气腾腾,刚出笼的包子白胖松软,香气四溢;糖炒栗子的摊子上,黑砂锅里栗子翻滚,甜香扑鼻;又有卖冰糖葫芦的,红艳艳的山楂裹着晶莹的糖衣,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春纤看得眼馋,却不敢出声,只暗暗记在心里。
再往前行,便见古玩铺子里摆着各式珍奇,有青铜鼎彝、玉雕如意、珐琅花瓶,皆是富贵人家才买得起的玩意儿。
旁边又有卖小玩意的摊子,泥塑的娃娃、竹编的蝈蝈笼、彩绘的面具,引得几个孩童围在那儿不肯走。
春纤瞧见一家书肆,门前挂着新出的《西厢记》绣像本,不禁想起前世读过的那些话本子,心中一动,暗想:“若日后能攒些银子,开一间小小的书铺,倒也是条出路。”
车子又转过几条街,经过绸缎庄、脂粉铺、首饰楼,皆是雕梁画栋,陈设华美。
街上行人衣着光鲜,有骑马的公子、乘轿的夫人、挑担的货郎,更有那西域来的商队,牵着骆驼,驼铃叮当,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春纤看得眼花缭乱,欣喜不已。
这京城果然繁华,比那大观园可热闹也有烟火气多了。
车子行了半个时辰,终于出了城门,远远望见一座道观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正是清虚观。
观前石阶宽阔,山门高耸,匾额上“敕建清虚观”五个泥金大字,笔力雄浑,气度不凡。
春纤随众人下了车,与紫鹃一左一右搀扶着黛玉。众丫鬟媳妇早已围了上来,将几位姑娘护得密不透风,生怕叫外人瞧了去。
待众人皆下了车,贾母在前,王夫人、凤姐等紧随其后,一行人浩浩荡荡进了山门。
入得观内,但见古木参天,浓荫匝地,甬道两旁松柏森森,树龄皆有数百年,枝干虬结如龙,树皮皴裂似鳞。
正殿前设一青铜香炉,香烟袅袅,直上云霄。殿内供奉三清神像,元始天尊居中,灵宝道君居左,道德天尊居右,金身璀璨,法相庄严。
两侧侍立十二金仙,或持拂尘,或捧如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春纤前世曾去过北京白云观,如今见这清虚观的气派,竟不输白云观半分。
偏殿廊下悬着铜铃,清风拂过,铃声清脆,更添几分幽静。
春纤正看得入神,忽见贾珍引着一位老道士匆匆而来。
那老道士头戴九阳雷巾,身着天仙洞衣,手持白玉拂尘,一部银须飘洒胸前,面容清癯,双目炯炯有神,端的是仙风道骨,气度不凡。
春纤偷偷打量着老道士,他倒是比上次来贾府救贾宝玉和凤姐儿的那个跛足道人可体面多了。
也愈发像人世间对道士的想象。
可惜的是,那个跛足道人倒是真神仙,这位就只是个红尘中的凡人罢了。
贾母一见,便笑道:“老神仙,倒是越发精神了!”
春纤听紫鹃提过,这道士姓张,乃是当年荣国公的替身,先皇曾亲口称他“大幻仙人”,如今掌管道录司印,连王公贵族见了他,也要尊一声“张神仙”。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