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自荐2

冯·塞克特仍然保持着那副神秘莫测的表情,冯·勃洛姆堡说是因为他近视,但在陈澄眼中,那是冷眼看她表演,随时准备揭穿谎言的意思。
她一着不慎,把自己从半个棋手变成了棋子,半点退路也没留。
“人数并不是决定性因素,第二个重要的基础条件是先进且精良的武器。”她感觉头皮开始发麻:“否则,士兵再勇敢,指挥官再聪明,用刀剑去对阵敌方的飞机大炮军舰,只会白白浪费生命。但《凡尔赛条约》限制我们研发飞机坦克潜艇,甚至限制我们的火炮口径。未来如果发生战争,他们能用更远射程的火炮,更快更高的飞机,威力更大的爆炸物,而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同胞牺牲,直到老人小孩都上线,或者再投降一次。”
“所以,我们必须保持军备研发能力,尤其是禁止我们研究的那些武器。”
冯·塞克特单片眼镜的链子轻晃起来:“我们已经在研发了,不是吗?”
她反问:“您能预知未来吗?”
沉默。
“我也不能,我想总统阁下也不能。”她自顾自往下说:“所以,我偶尔也会问自己,我们研发的武器在未来战场上能发挥多大作用呢?能超越敌人吗?对得起从研发、生产到试用、列装这一系列流程中耗费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吗?”
“所以?”
“所以,我们需要实践,实践是最好的检验方法。”
冯·兴登堡将打印纸还给陈澄,问出第二个问题:“你要我向谁宣战?”
“不,我不是战争狂魔。”陈澄斟酌着措辞:“检验武器的作用并不意味着需要主动挑起战争,出售武器是更好的选择。不过为了确保随时应对突发情况,军备研发不能停,而且不能将现役装备对外出售。”
“我听说有几个东方国家想跟我们达成军事合作,还在洽谈派遣人员。”
捕捉到关键词的陈澄顿时兴奋起来:“中国?”
冯·塞克特微微皱眉:“是中华民国,一位姓朱的先生找了过来。”
陈澄没有纠结称呼问题,简单回想了一下历史,兴奋劲儿又消失了。一战后列强搞了个对华武器禁运,军火价格随即上涨。自己人没那么多钱买,而现在又是1928年1月,北洋还没彻底肃清,北平还没收复,常凯申砸钱搞到了德械估计也要先用来“安内”。
她赶紧把话题拉回来。
“军事合作,或者说出售武器和派遣顾问固然是一个好选择,但考虑到还需要靠出售武器来试探研发方向,我们需要增加更精确的购买方。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我们的敌人是谁?或者说,我们的敌人都有谁?”
冯·塞克特眯起眼睛看了下PPT上的西欧行政地图。
“1923年9月,你的回答还是波兰。”
陈澄在心里“啧”了一声:“不,我的原话是‘当前最值得关注的外部敌人显然是波兰’,那是在鲁尔危机期间得出的结论,不是现在。”她将PPT切换到下一页世界地图:“德国地处欧洲中心,我们随时随地都在面临钳形攻势,小钳子是法国和波兰,大钳子是英国和苏联,而我们真正的敌人,远在欧亚大陆之外操控一切。”
欧亚大陆之外,目前能威胁到德国的国家只有一个——美国。
“两位或许不喜欢美国,但不得不承认美国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然资源、地理条件、地缘位置,样样都不错,集南北美洲之长养出它一个强国。相比之下,德国……”
德子的地理位置简直是地狱开局,西欧怪物房的客厅,四周全是巨头,这种情况下还能杀出一条血路组成统一的民族国家,俾斯麦的含金量可见一斑。
她一时间感慨万千:“西欧本身缺乏自然资源,德国想要资源来壮大就必然依靠外部获取,而一旦德国壮大,英国人就会下场封锁大西洋,这时候再想获得资源就只有三条路,要么东进苏联、要么冲破英国。要么,让我们把目光挪向南方。”
PPT切换到地中海、北非和中东地区。
“这里,完美符合我们的要求。第一,殖民地都有宗主国驻军,跟他们交手能更好地测试我们的武器研发方向和人员培养方向。第二,这些殖民地源源不断地给宗主国输血,打断输血就能削弱钳制我们的力量,还可以用我们的工业品换取它们的自然资源。第三,殖民地都有反抗组织,我们不用投入太多成本就能达到效果。”
陈澄毫不畏惧地直视对面两人,每一个单词都掷地有声:“我们曾经为阳光下的土地而牺牲无数同胞,不能就此放弃!如果无法正面击败敌人,至少也要削弱敌人的实力,让它们知道我们还没有输!我们失去了土地,它们也不能继续扩张!”
“这里没有美国的殖民地。”
“美国是我们未来五十年的敌人,未来二十年,我们的敌人是英国和法国。他们从未真正尊重过我们,从未正视我们的发展需求和发展潜力,要让它们也失去所有的殖民地,退回本土,它们才能意识到自己也不过如此,才能领悟真正的敌人在欧陆之外,才会愿意跟我们联合起来对抗美国。”
“介入东方获得巨量市场,介入非洲削弱英法实力,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冯·塞克特审视着她,等她讲完才问:“为什么不直接出兵?”
“如果直接出兵非洲,很容易挑起另一场世界战争,消耗我们积攒的人力物力资源,这对我们是不利的。因此,首先应该从自发追求独立的地方开始,派出军事顾问小组,借助抵抗组织的力量来获得向非洲大陆纵深拓展的跳板。”
“除此之外,派出顾问还有两点好处。其一,为了缩减队伍,中下层军官去留是通过考试选拔的,而且和平时期的晋升通常是熬资历,缺乏实战经验。让他们参与实战,能帮助他们提升。其二,针对世界大战的不利局面,很多年轻军官都酝酿着许多新的战术思想,检验战术是否有效、是否领先,同样需要投入到对敌实战中。”
她说完,客厅陷入长久的沉默。
其实想到这一点并不算难,在想到这些后,她紧接着也就理解了二战北非战场的重要性。那里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在无法打破英国大西洋封锁,也无法与英国达成和解后,立刻介入非洲局势,号召非洲人民加入反对英法殖民的斗争中,就能获得利比亚和伊朗的石油,为德意志战车续航。可惜洗头佬更看重巴巴罗萨计划,等到计划受挫,他才开始对北非上心,已经晚了。
如果仅评论政治眼光和水平的话,希特勒是在及格线上的。他看到了战争时期德国获取资源的三条路,并且都尝试了一遍,可惜挑盟友的眼光太差,试完路线又没有退回去重新选,而是直接新开一条路,导致德子最后多线作战。
当然,要是加上军事眼光和水平的话,那要吐槽的地方就多了:没给海军多造点船和潜艇又提前开战打断雷德尔的海军复兴规划,导致德国海军无法正面硬刚英国海军;过于信任戈林导致德国空军在跟英国空军单独作战中白白消耗实力;靠下流手段攫取国防军指挥权后没有培养出有战略眼光的参谋长和指挥官,导致开战后的一切战略战役规划要么等手下人灵光一闪拼命往上递方案,要么等自己灵光一闪……
她键政上头了,对面两位真正的军界大佬倒是面色凝重,一言不发。
有时候她觉得这两个老登脸上的皱纹里写了什么军事密语,光靠看褶子就能翻译出对方的意思,要等到他俩统一褶子才会把想法压缩成zip文件告诉她,她再自己解压,转码。
现在,她试图直接破译褶子里藏着的意思。
冯·兴登堡大概是有点赞同的,眼袋突出,法令纹加深,说不定是个笑容。冯·塞克特嘴唇紧抿,唇纹和死皮看起来就很纠结。
她换位一想,决定给这个计划打补丁。
“如果要走这条路,那我们就必须考虑到运输问题。人员、武器和补给的运输量虽然不大,但至关重要,这进一步缩小了我们挑选踏板的范围,必须是地中海沿岸,必须有比较成熟的港口。考虑到港口,我们可以选阿尔及尔、的黎波里、班加西、卡萨布兰卡、突尼斯和亚历山大港。考虑到当地的反抗势力和对手的实力,我们只有一个选择——利比亚。”
她切换到北非地图大致展示利比亚的位置:“这里有的黎波里和班加西两大港口,一个被切断了还能依靠另一个进行补给;对手是意大利,而意大利人的军事实力在世界大战中已经展露无遗。我们需要的那些物资,食物可以通过勃兰登堡农业园获得;石油可以通过沙特获得,我在沙特拥有一片油田;至于运输,完全可以不使用德国的船,我在葡萄牙有个造船公司和运输公司……”
冯·塞克特终于开始传输zip文件:“我记得,你并不喜欢希特勒。”
好家伙,老登不愧是老登。
陈澄不得不继续维持微笑:“……我的确不喜欢希特勒,但这不是我要从意大利殖民地下手的原因。意大利是个试验品,也是块伪装布。我们需要用它来测试我们的计划是否可行,也需要用它来给对法战略做伪装,准确来说,是用地中海做伪装。”
“法国拥有不少海外殖民地,既需要保持大西洋航行特权,也需要保持地中海航行特权,所以他们一定会对现有舰队进行升级,至少是对标意大利海军进行升级。而意大利人,或者说墨索里尼,同样无力抵抗经济危机,迟早会发动对外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双方会在军备领域展开竞争,会把地中海的水搅浑。”
事实上一战后这些列强已经签过限制海军舰船吨位和数量的协议了,只是正如德国人私下钻凡尔赛条约空子一样,法国人也钻空子搞出了违约的絮佛伦级重巡洋舰,同一级的重巡,每一艘都比前一艘违约一些,后面的船跟前面的船简直天差地别。
“在此基础上,如果意大利在利比亚遭遇挫败,会怀疑德国,还是怀疑法国?当法国把注意力放在跟意大利的军备竞赛上不断扩充自己时,英国又怎么可能坐视不管?当英国已经失去实力,却还强行占着世界霸主地位对他国横加干涉,美国又怎么会甘心?”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