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虽然股份仍然在谢老爷子名下,但受益人和决策者却是谢良言。
而且一旦谢老爷子过世,谢良言就会继承这部分股份,其他人哪怕是谢父都无权干涉。
可谢良言却在和岑晴曦结婚时,把“唯一受益人”改成了“共同受益人”,还把股份决策权全交给了岑晴曦。
岑晴曦现在能在谢氏站稳脚跟,靠的就是这3%的股份决策权。
董事会里,没人敢轻易得罪她,毕竟她手里握着的,是谢老爷子亲自认可的“话语权”。
当时谢父还骂谢良言糊涂,老爷子却笑了。
在旁人看来,这或许是谢家那个不成器的孙子又一次荒唐行径。
但谢老爷子心里清楚,这恰恰是谢良言最聪明的一次决定。
他想起自己年轻时在商海沉浮的经历,深知一个道理:
真正的聪明人,不是样样精通,而是懂得扬长避短。
他太清楚谢良言的短板了。
这孩子脑子活,会讨好人,却没耐心钻研生意,更没有相关才能,耳根子又软,让他管股份,迟早要出大乱子。
但他有一样最难得的本事,那就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这份自知之明,在谢老爷子看来,比任何商业天赋都珍贵。
可岑晴曦不一样,有能力,有野心,还懂分寸,把决策权给她,相当于给谢良言找了个“金牌管家”。
原始股不能随意转让,受益权又与婚姻绑定。
谢良言看似让出了自己的利益和权力,实则是给这份资产上了双重保险。
协议上白纸黑字的‘孙媳’二字,表明了这份利益是建立在二人的婚姻之上。
一旦岑晴曦不再是谢良言的妻子,二人离婚,这份馈赠自然无效。
谢老爷子见过太多有了点本钱就不知道该往哪里飘的人,因此他喜欢谢良言,不光是因为他嘴甜会讨好人,更是因为他的自知之明。
而将决策权交给岑晴曦,更是神来之笔。
他知道自己在商业方面一无是处,索性找了个厉害老婆,把决策权交给她,自己躺着收钱就行。
只享受权利还不用承担责任和义务,谢老爷子有时候都觉得这小子太鸡贼。
谢老爷子想起自己年轻时的一个合作伙伴,那人也是懂得放权,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最后企业做得风生水起。
他年轻的时候觉得谢向文和唐冉算得上是珠联璧合,两个人志同道合,一起打拼事业,是难得的佳儿佳妇。
但现在看来,谢良言和岑晴曦的结合,看似是“纨绔子弟配女强人”,实则是完美的互补。
谢良言有资源有身份,却缺能力;岑晴曦有能力有野心,却缺平台。
两人凑在一起,正好是“1+1>2”。
说句不恰当的比喻,谢老爷子觉得他们的结合就像是刘禅和岳飞的拉郎配。
谢良言只要负责放权就好,让岑晴曦放心勇敢飞,自然就能闯出一片天来。
他想起第一次见到岑晴曦的场景,那姑娘来家里吃饭,面对满桌的长辈,既不怯场也不谄媚。
给她夹菜会礼貌道谢,聊到谢氏的项目,还能说出几句独到的见解,眼神清亮,透着股不服输的劲头。
那股劲头,像极了他年轻时顶着压力开第一家建材厂的样子。
那姑娘站在谢良言身边,眼神清亮,举止得体。
但最让他欣赏的,是她身上那股不服输的劲头,让谢老爷子想起了年轻时在商场上打拼的自己。
最难得的是,这怎么看起来都是因为利益而结合的小夫妻,还是有真感情的。
或许是因为谢良言出国分别过的原因,明明年纪也不小,认识也够久,这对小夫妻总是黏黏糊糊的。
他常常看到谢良言趁人不注意,偷偷捏岑晴曦的手,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暗搓搓的贴贴到一起,咬着耳朵不知道说什么令人害羞的小话。
有时候岑晴曦会脸红,伸手拍谢良言的胳膊,谢良言就笑着把她往怀里带,那种藏不住的亲昵,不是演出来的。
谢老爷子现在退休了,没事也会刷刷手机,听听小说,由此了解到了‘生理性喜欢’一词。
他一番观察之下,觉得谢良言和岑晴曦就是这样。
谢老爷子磕CP的很爽,因此看谢景铄愈发不顺眼。
他又不瞎,那小子看岑晴曦的眼神,就像饿狼盯着肥肉,明晃晃的不怀好意。
谢景铄以为是岑晴曦告状,导致他被踢出谢家,实际上是谢老爷子跟唐冉发话把他撵了出去。
好吃好喝供了这么多年,已经仁至义尽了,这种觊觎嫂子的畜生,他可不想继续留下碍眼。
因此谢良言失踪之后,老爷子第一时间就怀疑是谢景铄搞的鬼。
他派了身边最得力的团队跟踪谢景铄,结果跟踪了半个月,只看到谢景铄跟一个长得像岑晴曦的女人(后来知道是温夕)纠缠不休,一会儿吵架,一会儿和好。
整天就围着那点情情爱爱打转,半点跟谢良言有关的线索都没有。
谢老爷子有点绝望,如果谢景铄真的是清白的,那他到哪里去找他的大孙子?
谢向文也是个废物,当初已经弄丢过谢良言一次,现在自己儿子失踪这么久,让他去查也不知道查出了什么,难不成要像多年前一样,再过个十几年才能找到?
老爷子今年七十多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他现在精力也不行了,怕自己等不到谢良言回来的那天。
后来听说岑晴曦让庾实找外包团队查温家的事,老爷子心里一动。当即把自己身边的核心团队伪装成“外包团队”。
既帮岑晴曦查事,也能暗中寻找谢良言的线索。
其实庾实也是他的人,是当初和他一起打拼的副手的孙子,倒不是他信不过岑晴曦……好吧他就是信不过。
岑晴曦年轻,有本事,却少了点江湖经验,他就算信得过她的人品,也不见得完全信得过她的能力。
别说岑晴曦了,他连自己亲儿子谢向文都信不过,更何况一个刚进门的孙媳妇。
谢良言是他的心头肉不错,但喜欢归喜欢,恒昌可是他一辈子的心血。
几万名员工靠着这艘大船吃饭,他不能赌,也赌不起。
他必须选择一个最有能力最可靠的掌舵者,才能保证这艘船能够开的更稳更远。
曾经的唐冉就很让她满意,现在的岑晴曦也一样。
而且岑晴曦比唐冉更强的地方就在于她的娘家。
他看中的不仅是岑晴曦的能力,更是她背后岑家隆盛集团的资源。
岑家的隆盛集团主营物流和贸易起家,恒昌强在生产和建造,但弱在流通和运营,和隆盛集团的强强联手,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
谢老爷子端起茶杯,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的镜片。他想起当初同意这门婚事时,谢向文的担忧:
“爸,岑家那姑娘太要强,隆盛集团又是做物流贸易的,跟咱们恒昌的生产建造领域虽能互补,但这性子怕是不好拿捏,万一将来……”
“拿捏?”老爷子当时就打断了儿子,手指点了点报表上流通成本过高的红字批注。
“恒昌这些年在物流、贸易环节吃的亏还少吗?从建材出厂到工地交货,中间环节被层层加价,去年光运输损耗就亏了两千万。
岑家的隆盛集团在全国有二十七个仓储中心,跨境物流线路能直达欧洲,这资源是送上门的补短板机会,不是来让你拿捏的。”
他比谁都清楚,恒昌集团这些年在流通环节吃了多少亏。
当年靠建材生产起家,后来拓展到地产开发,可流通环节始终是软肋。
原材料采购依赖中间商,成品运输靠外包物流,不仅成本高,还总被卡脖子。
而岑晴曦背靠岑家的隆盛集团,正好弥补了这个短板。
岑晴曦从小在隆盛集团耳濡目染,对仓储管理、货代流程、跨境贸易规则了如指掌,这正是恒昌最缺的“专业壁垒”。
更重要的是,这姑娘有魄力推动改革,哪怕这意味着要动很多人的奶酪,为此置于所有风暴的中心。
这种魄力,让谢老爷子想起了自己当年推动企业改制时的决心,因此他比岑晴曦还担心她会撑不下来。
岑晴曦越是出色,某些人就越是坐不住。
比如那个整天盯着家产的谢景铄,还有集团里那些固步自封的老臣子。
他们觉得岑晴曦“太年轻”“不懂行”,甚至暗地里给她的项目使绊子,故意拖延审批流程。
这种内部阻力,他年轻时也经历过,深知其中的凶险。
但让他欣慰的是,岑晴曦并没有让他失望。
在熟悉了恒昌集团的业务之后,唐冉也没有再浪费她的才华,直接让她一手创立了新兴业务部。
而这所谓的新兴业务,主营的就是供应链科技与跨境电商,目的就是对集团传统业务进行供应链优化,并对外发展跨境新业务。
自从岑晴曦接手新兴业务部以来,她的每一步动作都在谢老爷子的预料之中,却又总能在细节处给他惊喜。